首页 > 资粮道田 > 明心见性

(转载)莲花大士开示:梦中出现这四种境界,说明修行已得佛菩萨感应

时间:2025-08-15    浏览:15次

莲花生大士,藏地称为"邬金仁波切",乃是密乘教法的开创者,被誉为第二佛陀。

在雪域高原,他的名号如雷贯耳,千百年来无数修行人都在他的加持下得到成就。

大士一生传法无数,其中关于梦境修行的开示尤为珍贵。古往今来,修行人常有疑惑:如何知晓自己的修行是否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如何判断自己的功夫是否有所进展?莲花生大士曾在桑耶寺为弟子们开示过一个极为殊胜的判断方法。

他说,当修行人在梦中出现四种特定境界时,这便是佛菩萨感应的明证。

这四种境界究竟是什么呢?

那是一个月圆之夜,桑耶寺内灯火通明。

莲花生大士端坐在法座上,下方聚集着数十位虔诚的弟子。

其中有来自印度的班智达,有藏地的译师,还有远道而来的汉地僧人。

弟子益西措嘉起身合掌:"上师,弟子修行多年,常有种种梦境,不知如何分辨其中意义。有时梦见光明,有时梦见恐怖景象,心中甚是困惑。"

大士微笑道:"梦境乃是心识的显现,亦是修行境界的体现。

真正的修行人,当其功德日增、业障渐消时,梦境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另一位弟子朗卡宁波问道:"上师,那如何知晓这些梦境是否为佛菩萨的感应呢?"

"善哉!"大士赞叹道,"今日我便为汝等开示梦中四种感应境界。

这是我在邬金国修持密法时,从普贤王如来处得到的甚深教授。"

大士缓缓道来:"第一种境界,名为'光明梦'。

修行人若在梦中常见五色光明,或见佛陀菩萨放光加持,或见自身被光明包围,这表明其心性渐趋清净,已得诸佛菩萨护念。"

"第二种境界,名为'清净梦'。

若在梦中见到清净庄严的佛土,或见莲花盛开、甘露遍洒,或见自己身着白衣在净土中修行,这说明业障渐轻,福德日增。"

弟子们听得专注,有人默默记录,有人若有所思。

大士继续说道:"第三种境界,名为'加持梦'。

若梦中有佛菩萨、上师为其灌顶加持,或梦见得到殊胜法器、经书,或梦见诸佛为其说法,这表明已入佛菩萨的慈悲摄受之中。"

说到这里,大士停顿片刻,环视四周的弟子们,眼中闪烁着慈悲的光芒。

益西措嘉忍不住问道:"上师,那第四种境界是什么?弟子近日常梦见飞行虚空,不知是何征象?"

莲花生大士听罢,面露微笑,却并未立即回答。

他凝视着益西措嘉,良久才缓缓开口:"第四种境界最为殊胜,乃是修行人即将证得果位的征象。"

大士的声音变得庄严肃穆,"然而此境界的具体内容,关乎修行人的根本成就,不可轻易泄露。"

大士郑重地说道:"第四种境界,名为'神通梦'。

若修行人在梦中能够自在飞行,穿墙过壁而无障碍,或能变化身形,或能预见未来之事,这表明其心识已得自在,即将证得初果以上的成就。"

"但须谨记,"大士的声音变得严肃,"此四种梦境必须经常出现,且梦中清明自知,方为真正感应。

若偶尔一梦,或梦中昏昧不清,则不在此列。"

益西措嘉恍然大悟:"上师,弟子明白了。

弟子近来确实常在梦中飞行,且意识清醒,能够自主控制方向。"

大士点头道:"汝之修行已有进益。

然更重要的是,梦境虽为征象,但不可执着。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梦中得自在,醒时更须放下。

真正的成就,在于觉悟本心,证得空性。"

朗卡宁波合掌问道:"上师,为何梦境能反映修行境界?"

大士慈悲开示:"心如明镜,修行如磨镜。当镜面渐净,所照之相亦随之清明。梦境乃心识之显现,修行人业障渐消,心性渐明,故梦境亦趋清净。佛菩萨慈悲,常于修行人梦中示现,给予加持指导。

此四种境界,正是佛菩萨慈悲摄受的明证。"

"然而汝等须知,"大士语重心长地说道,"梦境虽可作为修行的参考,但绝不可执着其中。

有些修行人得少为足,以为梦见佛菩萨便已成就,这是大错特错。

真正的成就,当在日常行持中体现,在慈悲智慧中彰显。"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大士身上,他的面容显得格外庄严。"记住,修行的根本在于调伏自心,断除烦恼。

梦境清净只是副产品,莫要本末倒置。

当汝等真正证悟空性时,梦境与醒时无二无别,那时方为真正的成就者。"

众弟子纷纷礼拜,深深感恩大士的慈悲开示。

这珍贵的教授,成为他们修行路上的明灯,指引着他们朝着觉悟的彼岸精进不息。

上一篇:(转载)莲花生大士:求福报不是诵经,而是大家忽略的一个习惯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