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粮道田 > 智行和合

巴扎的彩虹(46)

时间:2021-01-22    浏览:1461次

03

 

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世界的颜色一下子变得单纯了。这个世界里除了飞机制造的噪声外,能够感受到就是安静。

那满目的白色令嘛呢活佛的心平静了,飞行多次,他还是第一次细细地品味着这单纯中透出的神秘。

这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是几乎每个人在地面都曾仰望过的一万米高空之上,而现在飞翔在这里,若即若离地能够真切地体会它平淡简单纯净的美。

视野所及的远处,宛如冰川大陆一般的云层将天空无意之中划分成两部分,那天外还有天。

一朵朵漂浮的云如散放在大草原上的羔羊般,嘛呢活佛的思绪赋予了它们生命,那些羔羊时而聚集一处,像似在静静吃草;时而浓密起来,像露出海面簇拥着的白色的珊瑚;更浓更密更高的云,又组成了山崖,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山一样,有山峰也有沟壑;那长长的一线云,由低向高,又似从海底逐渐上升的岛屿,又有些像探到海上的栈桥;还有呢,有一群礁岩般的白色浓云,仿佛沿海岸边奇形怪状的黑色礁石。

飞行高度渐渐在降低,可以隐隐看见云朵投在海面上的暗影了,如书写者随意甩出滴落在兰色绢布上的黑色墨迹;刺眼的阳光触及的海面,波光粼粼,如褶皱了的真丝面料,偶尔还可以窥见有船只,像小银鱼般,又像蜉蝣落在了水面。低空中相反方向一架飞机急速驶过,如安静地游走在水里的一尾大鱼,眨眼之间消失在视野里。

色彩随着高度的降低逐渐丰富起来了,阳光照在浓云上,纯白里渐渐多了灰,灰色中又隐约透着点淡粉的暖色。灰蓝的海面以及墨绿的山地和田野出现了,沿海的养殖区如一面破碎后被重新粘连的镜子般;陆面上被道路分割成一片片的土地严谨地拼凑在一起,一块块,像儿时把玩过的智力拼板上的木板,一块块镶嵌成广袤的版图了。

大千世界就在脚下了,五颜六色,高楼林立,车流如梭,人头攒动如忙碌的蚂蚁。世界的色彩丰富起来……

嘛呢活佛深深舒一口气,他感觉自己宛若从神仙的天界神游一番又重新回到人间……

当嘛呢活佛拉着行李箱,随着人群走出浦东机场的时候,他看见了站在出站口接机的那位居士以及他的家人和孩子,他们每个人笑意写在脸上,居士双手合十走上前去打招呼:“师父,旅途辛苦啦!”师徒相见很是激动,这时,旁边站着他的妻子,满面笑意走上前为嘛呢活佛献上一束鲜花,居士可爱的儿子也学着话问候嘛呢活佛,并双手合十行了一个九十度鞠躬礼。一行人便坐上接站车驶离了浦东机场。

大上海,钢筋水泥的城市街道上,小汽车飞驰过高速公路,沿途的风光与高原上截然不同,一面是自然的葱郁,一面是人造的灰白;一面是舒缓淡泊,一面是紧张竞争。每一次嘛呢活佛来到汉地,他都会在内心感慨,最本质的区别不是外在的景色,而是人心,汉地的人们大多数追名逐利,活得很累很无奈;高原上的藏民却是拥有信仰,过着简单快乐的日子。人拥有了名利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而人们却误认为物质的丰富会带给人们快乐。岂不知那种快乐是短暂的,而要获得永恒的自在欢喜,却是需要放下……

众生的业力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众生的命运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人的命运也是大相径庭。

嘛呢活佛被安排住进了预定好的酒店。稍作休息之后,那位居士就迫不及待地跑来嘛呢活佛的房间探望,并送来一堆水果。嘛呢活佛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和居士说着话,可是不见他做出回应。

嘛呢活佛不由得抬头看了看,只见他没精打采,好像打盹的样子。嘛呢活佛觉得不对劲儿,皱了皱眉,他发现居士显得很不正常,并不是旅途劳累困乏的样子,似乎有点问题。就大声问:“你这是怎么了?没精打采的?”

这一大声问不要紧,居士好像从沉睡中被惊醒了一般:“哦,”他显得很不好意思,腼腆地笑了笑,“也没什么,就是有点犯困。”

“是不是我们尊敬的师父最近法事太多太繁忙了啊!”嘛呢活佛微微一笑,不免调侃他道,“普度众生去啦?”

“师父,被您看出来啦?”居士仍然腼腆地笑着回答,“我最近是参加了超度亡灵的助念团了。”

“我们师父行了,开始普度众生啦!”嘛呢活佛开玩笑,“可是,这哪行呢?自己能不能保护好自己啊?”

“请师父开示。”聪明的居士马上明白了什么,赶紧说。

“超度众生这件功德之事,虽然佛经上讲是无量功德,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因为在修行的境界中,各人的能力不同,对于境界的应对大多数人也是能力有限的。虽然佛经上讲有闻解脱、见解脱和触解脱,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嘛呢活佛说,“不是有这样一个教案嘛!”

于是,嘛呢活佛为那位男居士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米勒日巴尊者在犯下杀生的重大罪业之后,逃到山上拜师。

师父问他:“你为什么要学佛?”

米勒日巴尊者答:“我犯下了杀业。”

“你杀了几个人?”师父问。

“三十多个。”

“哎,你这是罪业深重啊!”

米勒日巴说:“因为罪业深重,我很想忏悔自己的业障,希望获得解脱。请问师父我能不能解脱呢?”

师父回答说:“能,早上听法,早上解脱;晚上听法,晚上解脱;有些有缘人不用修都能解脱。”

米勒日巴听了回答,感到很欢喜,就在师父门下受了皈依,师父告诉他要忏悔。可是,米勒日巴每天都睡大觉。师父问他为什么不忏悔?

他回答:“师父,您不是说有些人不用忏悔都能解脱吗?”师父听了,摇头叹道:“你走吧,我度不了你呀!你去到后藏找到一位叫马尔巴的上师,或许他能帮到你……

嘛呢活佛循循善诱地对居士说:“关于解脱就如今天的彩票,彩票中心对外宣布买彩票能获得500万大奖,这也是一个机率,而不是买了彩票就能中奖,但是有500万大奖倒是事实。学佛解脱成佛也如此,学佛能够成佛是事实,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即生最终获得解脱成佛的。因此,就如买彩票,中奖的机会是均等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机会。

那位男居士听完嘛呢活佛的话,终于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他感慨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真的实在是太肤浅,更加感叹佛法的博大精深的教义,并非简单的字面理解可透彻的。米勒日巴故事让这位居士懂得了,这样的尊者当年也不是谁都能够度化的,需要更高的境界才会有效。自己仅仅凭借一份善心,做没有能力办得到的事,反而会遭遇一些违缘。

“哎!你们这些居士啊,觉得自己听到一些佛理懂得读几句经文念几句咒语就得道了可以有能力普度众生了。”嘛呢活佛摇了摇头,一边为居士重新蓄满茶水,一边说:“我不是打击你的慈悲心,度化众生是需要大智慧,更需要有能力才可以做的,否则就是会伤害到自己,这叫‘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谈何去普度众生呢?”

“师父,别吓唬我啊,请您开示啊!”居士显得很局促,在嘛呢活佛面前就像小学生在老师面前一样。

“你的问题,我得回山上解决,在这里不行。”嘛呢活佛说,“你招来了,却又处理不了,你一个普通人怎么受得了。”短短三天世博会游览,嘛呢活佛无心多逗留,走马观花,然后匆匆地告别了居士一家,提前返回了青海。这一路,那阴性生命紧紧追随着嘛呢活佛,一路跟着来到了山上……

当天晚上,嘛呢活佛不敢拖延,因为这不但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也是一路跟着他上山来的有缘众生的前途,他开始闭门依仪轨做法事,对那位男居士感召来的阴性生命做超度。这边,嘛呢活佛在房间里打坐、诵经、持咒;那边,窗外却听到猫一样的嚎叫,在暗夜里显得尤为阴森诡异。但是,嘛呢活佛丝毫没有恐惧,他只感到众生的可怜,就算是那阴性生命对人类有所伤害,也是一种业力使然。他仿佛隔空思维对话一般,一连做了一个月的法事,才将那可怜的固执的生命超度成功。

这也是那位男居士的别业,是他的冤亲债主,像这样的众生相在云云大千世界之中不计其数,有些人有福报,如那位男居士这样的,能够知遇佛法从而得到救度,那还有不计其数的无法解脱的众生,岂不是还在苦海之中?

嘛呢活佛不禁感叹,末法时期,众生身在苦厄之中,却不自知,群魔乱舞,却当作正法,殊不知这是众生共同的业障所致,对治的良药就是佛法正念,但是,能够听到佛的字眼儿就是殊胜的缘分和福报,何况众生并不都相信这样的正法呢!

他坐在窗前,望着眼前的神山,陷入了深深的忧患之中……

当今社会人们只承认实证科学,讲究“眼见为实”,而那些口口声声相信科学不迷信的人们,对科学又了解多少呢?当一个人对一件并不了解的事情确信无疑,又何尝不是对之迷信呢?科学永远都是相对的结论,比起佛法而言,科学的认知尤其具有它的局限性,显得目光短浅;而佛法的结论却超出科学的发展,是绝对的。就如那句话:真理只有一个。人类没有认证的道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自嘛呢活佛出家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蹉跎岁月,他见证过太多这样的事例,而且无法用实证科学做出合理解释的现实存在。每每有人问起这类问题的时候,嘛呢活佛总是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他不想与世俗中人做无用的争论,因为佛法的道理是证悟出来的,不是争论出来的,更何况道不同何谈论道呢?悟道需要的是“我”,而不是外在的动力。从这一点而言,虽说大乘佛法是普度众生,但“佛渡有缘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佛是内道求法,机缘不成熟,外在哪怕你是神仙,也是无济于事的。

嘛呢活佛注重自身修行,致力于寺院建设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他不喜欢张扬,随缘而动,又不失广大菩提心,他想:自己的一个重要使命也包括把甘冲寺建设好,个人再高的修行,也比不上佛法僧三宝共同的加持力量,而寺院是佛法僧三宝所依之处,会依此相续不断地度化众生,给信众留下一个依止之处也算自己的一份法布施了。

 

上一篇:巴扎的彩虹(45)    下一篇:巴扎的彩虹(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