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莲花生大士|授予益西措嘉佛母的要诀~
时间:2025-07-29 浏览:36次
我,这位心意薄弱的措嘉女,以恭敬的身、语、意,请求化身上师莲花生,因而领受到这个教言,是为要诀的开示。
我为后世人写下手稿。由于传布的时机未到,我将其封为伏藏。愿具有业缘的宿缘者能得遇,并净除其遮障而获得持明果位。
这是我在兔年夏季第三个月第二十五日,于晶珠松岭所写下的要诀窍言。托付的封印教法。
宝藏封印·隐藏封印·托付封印
乌迪亚那莲花生大士的证量等同诸佛,且他的色身超越生死。卡千公主措嘉向这位化身佛请教:「伟大的上师,请垂鉴,请问诸佛与有情众生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上师答道:「敌人是我们视为敌对的人,而子女是我们疼爱如宝的人。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向右看见你的敌人,向左看见你的子女。向内看着内心并发现,将某人视为敌人的是这个心,而将某人视为子女的也是这个心。向内看着这个二元的感知并发现,它既无基础、也无实质。无实质性的本身,即是让敌人的想法自然消融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有价值与无价值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有价值是指被视为所需要与所贪恋的事物,无价值是指与需要或贪恋无关的事物。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向右看见黄金,向左看见肮脏的粪便。对黄金的贪恋与对污物的厌恶,都是在你的心中。由于这个心本初以来即是空性而不具实质,因此,黄金和污物是平等的。这是了悟黄金与污物毫无差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能知与所知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所知是将外在的物质对境看成是真实的,能知是将内在的心误解为真实的。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看着外在所知的对境,并了悟显相本身即是空性。向内看着内在能知的心,并发现心是无实质且空性的。了悟此,即是了悟能知与所知无二无别、皆为显现空性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取与拒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取是在意念上不拒绝而接受,拒是在意念上舍弃。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要认出轮回的痛苦是二元分别的心。了解它的徒劳无益,并离于对世俗追求的冲动。借由将自心转离轮回,你就得到了什么都不需要的自由。因此,了悟没有要取、拒的事物,即是让取、拒自然消融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念与无念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念是沉思与深思,无念是没有意念活动,保持如此而让念头的来去自行消融。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不论生起何种念头,既不要排斥它,也不要修改它。反之,让它自然消退,离于意念的造作戏论。由于它不具实体,因此也不留下任何痕迹。这称为将念头带向无念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作为因的福德资粮,与作为果的智慧资粮,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因——福德资粮,是指生起次第、持咒与詠诵、礼敬与供养食子、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果——智慧资粮,是指在空性自性中修持禅定与慧观。不论你修什么,圆满福德以作为慧果的要诀,是以毫无能作与所作的概念想法而将其封印。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止与观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止是当念头活动完全消退,而你的注意力仍保持不动。观是你在当下清晰看见法性。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在你安顿而入于平等性中之后,你清晰地在所见与所想的一切之中,体验到空性、事物的本性,这就称为了悟止、观无二无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方便与般若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善巧方便是巧妙且善于分辨,而般若是了知与见到实相。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要运用善巧方便以辨识你自心的无生自性——其不由任何体性所组成的空性,同时以般若来知见心的无生自性。这是了悟无生空性与法性般若无二无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入定与座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入定是将身、语、意安住于平等舍之中,让烦躁不安的注意力静下来,并稳住这份宁静。座下是从禅定中起座后,运用刚才所提的原则并更加强化之。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禅定时修一切事物离于作意有如虚空,而在四种日常活动中随后而至的体会当中,则修显相超越概念作意。这就称作了悟禅定与座下无二无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
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空性与觉性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空性是心的自性,即深度揭露的法性之清净本质。觉性是了知此一空性就在你的内在。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心的自性——没有任何物质组成的真实法性——是清净且难以测度的。借由自明觉性而看见此法身,即是深度揭露的法性。安住在其延续之中,即称作是了悟空性与觉性无二无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诸法与法性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诸法是善的现象、不善的现象,以及不善不恶(中止)的现象——可以如此描述与指称的一切事物。法性是指诸法其本质皆空,自性为空,也空无性相。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法性是了悟一切现象,皆由等同空性的心中生起。这就称作了悟诸法与法性无二无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见地与见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见地是无颠倒的佛意,见者是有情众生的心。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见地不在他处。见地是无偏颇而宽广遍一切处,没有中央或边缘,因此,让你的心性不造作。当你的心对此向内看着时,不要将它视为他物,反之,将它视为自始就在你的内在。这就是了悟所见与能见无二无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禅修与禅修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禅修是将自己安置在无念法性的无造作、本然状态,禅修者是瑜伽士的心。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放松身心而进入你凡俗心性的无造作状态,并任它处于本自即有、本自能知的状态,不受念头的破坏。在这个状态下没有可分离的修练者,所以它称作了悟禅修者与禅修无二无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行与加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行是你所做的一切,加行是运用你的一切行为使修行更加进步。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以正念守护而摄持你的行、住、坐、卧等一切作为。不要陷入(无觉知)日常事物之中。以法性摄持你的行和加行运用,这就称作了悟行与加行无二无别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求证与能证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求证之果是佛的三身,能证者是意欲证悟三身的心。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三身不在他处。心的自性与事物的自性皆是为空且不可分离,即是法身。体证此一毫无束缚的能知,即是报身。觉性以种种方式显现,如此的游戏即是化身。了悟到求证之果的就在你之内,而非于他处可达,这就称作了悟果此刻就在你之内,而非求证之对境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措嘉佛母向莲花生大士师问道:「要持守的三昧耶与三昧耶的持守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上师答道:「要持守的三昧耶是根本戒与分支戒等等,三昧耶的持守是守护你的身、语、意以免损害三昧耶。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要持守的三昧耶及此持守的本身——所有身、语、意的根本,以及四个主要分支,无非都是你自心的相续本质。了悟此一完美无瑕的心,即称作了悟三昧耶的要诀。措嘉,这至关重要的教言,我授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