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心见性

(转载)教言精粹 | 修空性的目标是什么?

时间:2025-07-29    浏览:72次

我们修空性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推翻对自我的执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为什么会对我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不是造物主从中作梗,也不是各种各样的鬼神让我痛苦,罪魁祸首就是对自我的执著。


如果放下了执著,造物主能让我痛苦吗?不能。造物主没有办法也不会让我痛苦;世间的鬼神能让我痛苦吗?更不行,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我不在乎这些事情,他们又怎么能让我因此而痛苦呢!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不要去抱怨他人,因为问题的大部分根源就在我们自己这里。当然,其他人对我不好,我因此不开心、很焦虑、很痛苦,这跟他人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只是一个缘而已,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对自己的执著。


因为我特别执著自己,所以认为自己不能被欺负,也不允许别人说我,不允许别人对我怎么怎么样.....否则,我就受不了。


但我们所执著的这个“我”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皮肤、肌肉、骨骼和血液,它们会在乎别人对我做了什么吗?不会。我们的大脑、心脏会在乎吗?也不会。它们都是物质,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而且别人说我时,也不会说是我的大脑或心脏不好,是说“我”这个人不好。


所以,这个“我”不过是我在整个身体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既不是大脑,也不是心脏,更不是皮肤、肌肉和骨骼,等等。可就是这么一个抽象的“我”,当别人说我时,我就很生气。


如果有一天,当我把对自己的执著全部放下,就像阿罗汉一样,那再有人说我,我会在乎吗?会痛苦吗?当然不会。因为阿罗汉已经没有了对自己的执著,所以不会有任何贪欲、嫉妒等精神上的痛苦。当然,阿罗汉的修行成就没有那么高,如果他被打了,还会有肉体上的痛苦。只有到了一地菩萨时,肉体上的痛苦才会消失。所以只有在死亡时,阿罗汉肉体上的痛苦才会结束。从此以后,在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里,他都没有任何痛苦。这就是小乘佛教的解脱。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看,这还不是很究竟和彻底,只是一个临时性、短暂的解脱,实际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总之,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切问题的根源是自己的执著,然后要知道这个执著来自于一个完全错误、抽象的“我”的概念。我们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存在,一直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可以说,全世界、三界六道的众生都被骗了,然后一直向外去追求或者拒绝,拒绝、追求,拒绝、追求……一直都这样,从来没有向内观察过。


现在我们通过佛陀的教育学会了向内看,然后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以为我所有的追求和拒绝都是为了我,但是现在我不知道“我”的本身、本体到底是什么?我在这个身体的里里外外都找不到它。这时,我就开始怀疑“我”的存在了。而只要一开始怀疑,我们就不再是失去什么东西了,而是开始获得新的东西了。获得了什么呢?无我的智慧,一个超级无敌的智慧。这不是一个失去的开始,而是一个获得的开始。这个过程就叫作证悟无我。


这就是空性能够解决烦恼的原理。



上一篇:(转载)元音老人|谈如何观心 合集    下一篇:(转载)《对修行者的教言》第1课 | 现代人急需的一剂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