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心见性

(转载)《莲师修法心语》十•无垢实修类

时间:2025-07-31    浏览:115次

.无垢实修类

顶礼上师!


在珍珠水晶班玛贡的静处,空行母卡钦萨向莲花生大士请法时,莲师宣说了这一无垢水晶鬘实修法。
付教传承


莲师教诲道:“真心修法者需要一个没有间断的付教传承。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化身莲师回答:“需要一个法报化三身的付教没有间断的传承。


这便是莲师的传承:

 

法身普贤如来传给报身无量光佛,无量光佛以觉性方便传给化身莲花生,我这个女人得到了亲自降临于世的化身莲师的口传,具有付教传承。
勿为非法器传法


化身莲师教诲道:“不要向非法器的无缘者传授教言。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不恭敬上师,想方设法舍弃佛法,得法后归功他人,将教言当作养家糊口的商品,不受持传承教法,不修行者不堪为接受教言的法器。因为不理解、无定解,所以无法坚持修法。给劣器者传法,只会变成文字书本上的教条而败坏佛法,实在没有必要。


勿依佛法造罪


化身莲师教诲道:“不要向有增益、损减的行人传法。


空行母问道:“这有什么过失?”


莲师回答:“不具备教言的要点,也没有付教的传承,所以法不能融入心。向擅长逻辑推理的人传法,会导致诽谤佛法,因为诽谤法性而积累罪业,自己也会因不欢喜而退失。依靠佛法而双方都积累罪业,实在没有必要。


勿贩卖佛法

 
化身莲师教诲道:“不要亲近将教言视为养家糊口商品的眷属。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喜爱这个世间名利的人,只是表面听听法,表面了知一二,却不以修行为主,从而成了贩卖佛法的商人。为了得到些许饮食、财物、利养,即便拥有上师对法的教印,也全然不顾。对于这种人,不能传授窍诀,否则将败坏佛法。


自己不享用无死甘露而给予他人,实在没有必要。
具宿愿者的法相


化身莲师教诲道:“应将窍诀精髓传授给往昔修行过的具宿缘者。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人?”


莲师回答:“视上师为佛而生大信解,视教言为甘露而生定解,心无怀疑而视经教为如意宝,视轮回苦为毒而下功夫修行,视今生琐事无意义而能忍受苦行,如果传授给这样的人,就会利益自他。狮子乳绝不能装在劣质器皿中,要盛在金瓶里才极为稀有。


苦行修法


化身莲师教诲道:“若没有历经苦行,相续中就不会亲自领受到实修境界,因此,苦行十分重要。


空行母问道:“如何才能步入苦行之道?”


莲师回答:“刚开始实修佛法时,若没有历经磨难,只是懒惰懈怠,是无法修成的。因此,应在良辰吉日,如春夏秋季、吉祥月、初八或十五日,前往尸陀林、雪山、成就者住过的圣地或寂静处。在那里,陈设三宝所依,摆放曼茶罗与供品,向当地的地神、龙神等施食子,并吩咐他们不要制造违缘。早晚精进修法,不要过度疲劳,供养、祈祷上师三宝,经常向本尊和护法献食子。在献食子时,应确保食子正面朝内,不要向外。


白天,显现道用:不改造显现而自然安住,安住于自解脱中,无执著而安住,恍然了然而安住。


晚上,觉性道用:黄昏时保持清醒不昏沉,清然安住。半夜将睡眠与法性融合,在无所忆念的状态中入睡,怀着在梦中认知是梦的强烈意愿,由此在梦中也能忆念法性而解脱苦乐。


黎明,法性道用:醒来后,在身体舒适时,清晰而无执著地明观自然法性,不要陷入消极懈怠,要延长苦行时间而修持。


在没有修成之前,不要穿他人的衣服,不吃粗劣和有破誓言晦气的食物,不移动坐垫,不为别人做消灾法事,不洗澡,不洗衣服,不洗垢染,不洗头不洗发,不理发,不剪指甲,不向他人传法,修行时间不能一次性立誓而要逐渐延长。在没有出现修行境界之前,要放弃利他,为自利而增上善行。苦行结束后,要逐步做感恩供养。解除闭关后,应遵守后续的闭关规矩数日,不可去往城区和远处。


总之,如果想安乐,就要先以苦行等痛苦来引导自己,这样修法就会步入正轨,长久安乐。

 

延长誓言


化身莲师教诲道:“如果不知道如何延长誓言,就会被障碍魔所携持。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在保持教言不退失、立誓苦行修持时,要以强烈的对治来舍弃他人的恭敬承事、顶礼、供养、保护等的人情和饮食牵绊。誓言最初从七天、九天、半个月开始,然后逐渐延长至数月或数年。上等者十三年,中等者六年,下等者也要六个月。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要在一个夏季或冬季中,克服懒惰与懈怠。如果对此立下苦行誓言,就会有意义。


总之,立下不能实现的誓言是退失的大因,所以不要立无法实现的誓言。


保持禁语


化身莲师教诲道:“在修持完整的教言时,禁语是非常关键的。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散乱中最严重的就是言语过多,因此,闲谈会成为善行的障碍。如果能做到禁语,这是闭关中最殊胜的。即便身处闹市,也能一尘不染。无论行持何种苦行,能禁语是最好的。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应在善行未完成之前禁语,这样会使言语有力并快速成就。


总之,非修法的过多言谈是无意义的。
三门修法


莲师教诲道:“观修本尊时,身语意入定的境界很重要。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身体明观为本尊行相,现而无自性,这是身入定;口中清晰准确地持诵这位本尊的咒语,处于闻空的境界,这是语入定;意远离分别,明空不二,这是意入定。不离身语意入定,这就是所谓的大手印。如果经常持诵身、语、意的三字咒,即具足了一切如来的身语意。


总之,身语意分离是颠倒的密宗道。


如何念咒


莲师教诲道:“念诵数量的座次和时限非常重要。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念诵时每天分三或四座,上等者念诵一千遍,中等者五百遍,下等者也要一百零八遍。在未完成之前,要一直止语,不被人言中断,这样就不会有违缘。认真持诵是我的教言。它能净除障碍、积累资粮、消除违缘、获得成就。在所有持诵中,三字咒包含了一切如来的身语意精华,所以要持诵它。


总之,积水滴可成大海,不要闭住嘴唇,认真学会念诵每一个咒字很重要。
方便与智慧


莲师教诲道:“方便与智慧若没有圆融,便成了颠倒的密宗道。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所谓方便,是指不管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任何法,都不能搞错其意义;所谓智慧,是指证悟法性空性、自然光明的见解之义,如果不了解,就不能走上智慧之道。脱离了方便的智慧,无法生起觉受;脱离了智慧的单一方便,则无法获得法性。因此,方便与智慧必须不相脱离,融会贯通。


入定与后得


莲师教诲道:“若不了知入定与后得无二,就不能获得空性境界。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入定时,安住于无有实体、明而无分别的法性中;后得时,通达一切皆为无自性的空性。领受空性时,无贪无著,无入定与后得之分,无缘无相而自然灭尽。

 

总之,入定与后得应如面照镜子般,没有明与不明之别。

 

昏沉与掉举

 

莲师教诲道:“如果不懂得昏沉、掉举清净于本地,即使修行也会落入过失之边。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安住于法性自明时,如果出现昏沉、掉举等,观察它们时会发现昏沉本身也是空性法性。对昏沉掉举没有明显执著而清净,就不会落入昏沉掉举之边,而会自然解脱。如果了知昏沉掉举自然清净,就会生起修行境界。

 

总之,所有修行都是通过调整昏沉掉举,修心才会成功。了悟昏沉掉举根本为空性,至关重要。

 

禅定的束缚

 

莲师教诲道:“如果不知与行为相结合,禅定就会成为束缚。

 

空行母问道:“如何成为束缚呢?”

 

莲师回答:“入定于离戏法性后,在行走、坐卧、起立中体验相续中所领受的那种境界。无论做什么行为都不离法行,安住于作为因的法性中,这样便不会脱离入座禅修的境界。

 

总之,修行若未得要领而身心被囚禁的大修行人,就会被束缚的绳索所捆绑。

 

净除业障

 

莲师教诲道:“如果放弃供养、忏悔等行为,业障就不会清净。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修持教法时,应将法行转为道用,把禅修、供养、转绕、做擦擦像、施食子、讽诵以及其他一切法行都纳入无漏之道,不间断一切能作所作,但也不是通过执著、劳累等来主要修持。

 

总之,如果没有以无缘摄持,一切所作只会产生轮回安乐果,难以成就菩提道,实在没有意义。

 

三种验相

 

莲师教诲道:“如果修法没有生起暖相的妙力,说明教言还没有落到实处。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内验相是内心自然生起明乐无分别,远离烦恼执著,证悟自解脱。

 

身语中自然流露出加持,能够践踏烦恼和恶缘,病魔恶魔无法欺惑,这是中验相,会获得佛法的加持。

 

远离世间八法而解脱我执,是外验相。

 

总之,如果法主不好就不会生起定解,所以要亲近传承未曾间断的成就者上师。

 

离字窍诀

 

莲师教诲道:“甚深的教言没有书函。

 

空行母问道:“这是怎样的呢?”

 

莲师回答:“一位殊胜的上师,哪怕只是无意中传授一句教言,一位具缘的弟子如实修行也会生起定解。措嘉,自心无生明空周遍一切,应当持续修行。

 

总之,如果法主好,窍诀随时随地都有。

 

大小乘之别

 

莲师教诲道:“如果所修的法不是为了利益众生,就会堕入声闻的寂灭。

 

空行母问道:“这是怎样的呢?”

 

莲师回答:“修持教言时,应该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实修佛陀的意趣,这是不共乘利益他人的修法。如果只求自己一人寂乐,那就是小乘。

 

总之,只求自己一人安乐,是得不到快乐的。

 

无缘回向

 

莲师教诲道:“如果没有以无缘大悲摄持,所作的一切善根都会浪费。

 

空行母问道:“这是怎样的呢?”

 

莲师回答:“有缘的善根不会增长而会耗尽。如果以无缘回向摄持,善根就不会耗尽,这是无上菩提的主因。什么是无缘呢?就是不缘我、不缘他、不缘善根,以平等空性回向。

 

总之,怀有慢心而回向善根,是颠倒的回向。

 

无缘胜有缘

 

莲师教诲道:“一个善巧方便的善根,足以压伏其他善根。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精通并掌握一切教言的人,会于真实义中修行,以无缘回向印持,如此能压伏一切有实法所缘的行为,从任何法中都能增长善根。

 

总之,善根的真正增长需要无缘与无迹。

 

依止三相应

 

化身莲师教诲道:“如果依止具有三种相应的助伴,障碍魔就无法侵害。

 

空行母问道:“这是指什么?”

 

莲师回答:“相应的具相上师,应观想在头顶上祈祷;相应的道友,是与具有同一誓言的修行人相伴;相应的教言,是依止上师亲自实修过的引导进行修持。如果不离这三者,障碍就无法侵害。

 

总之,如果以自心作证,无论如何都会善妙。

 

修法的基础

 

莲师教诲道:“实修佛法需要从基础做好准备。

 

空行母问道:“该如何做呢?”

 

莲师回答:“首先,自己如果没有积累资粮,就不会遇到有教言的上师;如果没有前世修行的宿缘,就不会理解佛法;如果没有特别的信心和恭敬心,就不会了知上师的功德;如果没有戒律和誓言,就会失坏修法的根本;如果没有窍诀的引导,就不会懂得修行;如果没有精进努力,善行就不会步入正轨;如果没有厌离轮回,修行就无法究竟。如果这一切都具足了,修行则会成就。如果断除所断,就能成就所修。

 

总之,修行佛法需要很多诸多缘起聚合,所以,如法成就真实法的人很少。

 

修法的核心

 

莲师教诲道:“仅仅了知佛法并无利益,必须要实修。

 

空行母问道:“该如何实修呢?”

 

莲师回答:“通达见解的范围,就不会对佛法有偏袒;掌握修行的关要,就能将一切法的意义摄入心中;了达行为的入门,就能使见解与行为互不相违;具备果位的确信,就能使轮涅平等于法性中;了知誓言的守护界限,就能持守三种戒律。

 

如此修行就不会错误。

 

一般来说,法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融入相续、没有实修境界的人很多。

 

莲师教诲道:“未来,有些自称修行者的人,自己没有通达却想为他人传讲,自己没有修行却想指导他人修行,自己没有解脱却假装引导他人解脱,自己没有离开欲望却要求他人断欲。他们打着佛法的旗号,做一些欺骗、诡诈、愚弄、诱惑的事情,这样的人会大量出现。若要如理修行正法,就要通过闻思断除增益,通过实修调伏相续,依止有证量的上师,精进努力地修行,守护誓言和戒律,不要拖延修持善法,而要当机立断。

 

总之,修法如果不忆念死亡, 这一无垢水晶鬘实修法,是我卡钦萨·措嘉以信解心、恭敬的身语意,向化身上师莲花生祈请而得到的心髓甘露。为利后世汇集成文,于无弘扬之对境时,将其隐藏为珍宝伏藏,唯愿具宿缘者值遇并修持。

 

以上为无垢水晶鬘实修类

 

伏藏印!隐藏印!交付印!

 

 

 

未完待续……




上一篇:(转载)《莲师修法心语》九•最上见解类    下一篇:(转载)《莲师修法心语》十一•五种中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