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死书3 | 周而复始的循环——六道轮回(转载)
时间:2025-03-14 浏览:28次
周而复始的循环——六道轮回在“生死之轮”图中,六道被描绘为一个圆形大轮。众生在其中辗转沉沦,周而复始。
什么是六道
众生的肉身死后,其神识会各自依其业力于六道中的任意一道受生。六道即是众生在三有一欲有、色有和无色有中所投生的六种生命形态。六道又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包括苦相对比较轻的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三恶道包括苦相对比较重的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尽管生命形态细分可以有无量无边的种类,但总脱不了这六类。善趣和恶趣不过是相对之下一种好一些,另一种差一些,但在本质上却都是没有永恒和真正的福乐可言。
六道各别之苦
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苦最可怕。有关地狱之描述,不单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详细的论述,而且亦见于《俱舍论》及《地藏经》中。地狱中的众生,不但没有一丝的喜悦,还备受各种酷刑折磨,寿命亦极长,最短的也是人间的一万六千二百亿年。饿鬼道众生饱受饥渴折磨,别说连一滴水也喝不到,便连水之名也未曾听闻。畜生道众生天性愚痴,或任人宰割,或为鞭子所驱使。这便是三恶道的苦。在轮回中,即使是天、人之身也不外乎纯系痛苦的自性。生于人道中,有生老病死之苦等。生于阿修罗道中,有战争中身体被割裂之苦,以及长时间因忌妒而忧愁之苦等。生在天道中,欲界天的天人临死前会“五衰相现”,受忧愁之苦;而上界诸天虽然没有明显的痛苦,但仍具“周遍行苦”的自性,有难以安住本位不得自在、最终必须下堕等苦。总之,只要在六道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苦。
轮回的过患
即使能偶尔投生善趣,但在轮回中受生之后所受到的也无非是苦。前世可能是人,来世便成为牲畜;而轮回的快乐则是享用再多也不会满足;受取了怎样的身体,最后都不得不舍弃,继而又要不断地去受生,遭受无边的痛苦和惧怕;不断地从高处跌落低处,又从低处攀升。这便是轮回的六大过患:轮回无定、无饱足、数数舍身、数数结身、数数高下、无伴。
生命流转的直接动力——业
在烦恼的驱使下所造的业力,是导致我们流转生死的直接动力。
业果的四种特性
1. 业不可改变。善因只会产生乐果,绝不可能生出恶报;反之,恶因也只会产生苦果,决不会产生善报。2.业会增长变大。正如一粒种子能长成大树一般,一个微不足道的因,其果可以十分严重。比如用手残忍地捻死一只蚂蚁,这种杀生的恶报会很大。因此,应决心不以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不断。3.未作之业不可能结果。如在一些大的自然灾害中,数千人丧生,偏偏却有少数人大难不死,这便是因为他们未作能衍生该果的业因,因此决不会承受这个果报。4.已作之业不失坏。一旦业因种下,便不会随年月而消失,哪怕过了千千万万年,一旦遇到合适的外缘,它仍然会结果。
业成熟的直接果报
最微细的业果只有佛能遍知。从最粗显的层面来说,恶业重者将感召地狱之果,中者生为饿鬼,轻者则生为畜生。一次业并不限于一次受到这类果报,如一次杀生,可能就会感召许多世生于地狱。十善业的直接果报,则是未来投生于三善道中。这是业的直接果报。与业相近的果报分两种,第一种是于未来世将受到与这种业力相似的果报,比如杀生者受完地狱果报后,投生为人时,却被杀、夭折或短寿等;第二种是会有重复做同类事的习气,比如前世习惯布施的人,今生也会有乐善好施的习惯。除此之外,业力也会感召一些外在环境的果报,比如曾杀生者终于又可转世为人后,也只会生于外在环境不利于长寿的地区,比如长年闹饥荒、战乱及传染病肆虐的地区。
引业和满业
影响我们直接投生于六道中某一道的业力,被称作引业,因为有牵引的作用;而影响转生某道后生活素质的业力,则是满业。引业和满业的搭配有四种情况:引业善而满业不善,如生人道中的贫穷、残疾者;引业不善而满业善,如豪门所豢养的宠物狗;引业、满业俱善,如生人道且美貌、财富及智慧均具足;引业、满业俱不善,如地狱中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