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及译文(38章-48章)
时间:2025-01-08 浏览:726次
第三十八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并不去有意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他才真正具有美德;不是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却处处要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他并不具有美德。
真正崇尚美德的人清静无为,是因为他们没有个人功利目的需要多为;不是真正崇尚美德的人碌碌多为,多为是为了达到个人的功利目的。真正崇尚仁的人去做好事,做好事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那些非常重视义的人去制定各种规则,制定规则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心;那些非常重视礼的人去推行礼仪,如果没有人响应,他就会卷起袖子,死拉硬拽地强人就范。
因此说失去了道而后才去提倡德,失去了德而后才去提倡仁,失去了仁而后才去提倡义,失去了义而后才去提倡礼。礼,是忠信不足的标志,是祸乱的开始。那些超越时代的思想主张,站在道的角度来看,属于华而不实的东西,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要笃守忠信,排除虚礼;要遵循规律,不要提倡超越时代的思想主张。所以要舍弃虚礼和超越时代的思想主张,笃守大道。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从前所有能够同大道保持一致的事物:天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清明;地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安宁;神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有灵;河谷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充盈;万物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滋生;侯王与大道保持一致,因而能够做天下人的首领。
如果放弃了大道,天无法清明,恐怕要破裂;地无法安宁,恐怕要废掉;神无法有灵,恐怕要绝灭;河谷无法充盈,恐怕要枯竭;万物无法滋生,恐怕要灭绝;侯王无法保持高贵的地位,恐怕要亡国。
因此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这不正是以低贱为根本的表现吗?难道不是吗?想要获取过多的荣誉反而会失去荣誉。因此不要把自己看作是高贵的美玉,而应定位为一块丑陋的石头。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万物在大道的支配下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大道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提醒万物保持柔弱的状态。天下万物产生于某种物质,而物质产生于空间。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素质最高的人听到了大道,就会尽心尽力按照它去做人做事;素质一般的人听到了大道,若有若无,将信将疑;素质低下的人听到了大道,就会认为它大而无用、迂阔空洞而加以嘲笑,不被素质低下的人所嘲笑,大道也就不足以成为大道了。
因此格言说:“明白易懂的道理听起来好像难以理解,鼓励人前进的道理听起来好像让人后退,容易做到的道理听起来好像难以施行,最崇高的品质反而好像一无所有,最洁白的颜色反而好像是黑色的,伟大的品德反而好像有许多欠缺,能够有所建树的品德反而好像不厚道,品质纯真反而好像变化无常,最大的方形看不到它的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无法听到,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清它的形状。”大道虽然无形无声、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就是这个大道,善于帮助万物并且成就万物。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在大道的支配下出现了唯一的元气,由元气分解为阴阳二气,由阴阳二气生出天、地、人,天、地、人相互配合产生了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气和阳气两个对立面,它们通过互相激荡而得以调和。
人们所讨厌的名称就是孤、寡、不毂,而王公却用它们称呼自己。所以说做事情往往如此,本意也许是想减少它,结果反而增加了它;本意也许是想增加它,结果反而减少了它。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它去教导别人:“强悍霸道的人不得好死。”我将把这一原则当作教育人的重要内容。
【译文】
天下最柔和的东西,能够存在于最坚硬的东西里,虚无的空间可以存在于看似没有间隙的坚固物体之中。我从这里认识到清静无为的好处。不用语言的教育,清静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比得上这些原则的。
【译文】
美名和生命哪个更值得亲近?生命和财富哪个更值得重视?获得名利与丧失生命哪个更有害处?所以说过分的吝啬反而会招致更大的破费,过多的聚财反而会招致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遇到危险,可以长久平安。
【译文】
最成功的好似有所欠缺,而它的作用却不会消失。最圆满的好似一无所有,而它的作用却不会穷尽。最直的好似弯曲,最巧的好似笨拙,最善辩的好似不善言谈。运动能够战胜寒冷,安静能够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是天下最重要的原则。
【译文】
国家的政治措施如果符合大道,那么连跑得很快的马也可以拉回去种地;国家的政治措施如果违背了大道,那么连怀孕的母马也要用来作战,以至于在战场生子。最大的灾祸是不知满足,最大的危险是贪得无厌。因此懂得满足的这种满足,才是一种永恒的满足。
【译文】
不用走出门户,就能够了解天下大事;不必朝窗外看一眼,就能够知道自然运行规律。出门越远,获得的真知越少。因此圣人不必亲自去实践就能懂得,不必亲自去观察就能明白,不必亲自去做就能成功。
【译文】
研究世俗学问,情欲一天比一天增多;学习大道,情欲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清静无为反而能够做成一切事情。治理天下总是依靠清静无为,如果多为多事,就无法治理好天下。